恩訊輿情處理:2011年,奇瑞已經在自主品牌銷量榜首的座位上待了11年之久,當年銷量為64萬輛;而同時期的長城銷量為49萬輛,吉利銷量為43萬輛。前幾天,奇瑞控股和奇瑞汽車的股東蕪湖市建設投資有限公司發(fā)布了數據,2019年奇瑞控股負債總額738.8億元,奇瑞汽車負債總額682.5億元,資產負債率超過75%的高警戒線。
2019年上半年奇瑞汽車凈利潤為-13.7億元,雖然未公布全年的利潤情況,可以確定的是利潤并不樂觀。2019年長城銷量109萬輛,利潤45.31億元;吉利銷量136.16萬輛,利潤82.61億元。奇瑞全年銷量74.5萬輛,和8年之前相比,可以說是原地踏步,后起之秀已經把奇瑞遠遠地甩在了身后。
作為民族品牌的奇瑞,有著深厚的技術積累,有著最高的自主工藝,為何不進反退呢。
首先,沖擊高端品牌屢屢受挫。
最早的麒麟已經銷聲匿跡,之后的觀致也已經轉賣給寶能,目前的星途尚在爬坡階段,不過爬坡能力很弱,月銷量一千余臺,在品牌能力、產品銷量上,和WEY、領克根本不在一個水平線上。2020年星途的目標銷量是6.5萬輛,截止到7月份,僅完成目標的12%左右。而且已經出現了經銷商退網了案例,星途的經銷商本就不多,在全國僅100多家,而WEY有300多家,這對于星途來說,無異于雪上加霜。
星途市場遇冷,持續(xù)低迷,除了品牌能力薄弱之外,更是反映出奇瑞一貫的問題,那就是內部管理混亂。從2019年星途品牌成立之日起,負責星途營銷的高管走馬觀花,先后歷經四任: 曹志綱、李東春、賈守平、陳曦,平均任職時間4個月。頻繁的人事變化和營銷思路動蕩,星途更加難以聚焦于市場和消費者,結果只能是高端形象難以樹立,市場銷量低迷不振。
其次,內部品牌相互掣肘,低端市場頻失陣地。
這么多年來,奇瑞仍未能解決“多生孩子好打架”的惡性循環(huán)。目前奇瑞控股擁有凱翼、開瑞、奇瑞、星途、捷途,雖然產品陣容豐富,但是在管理上,各行其道,沒有做到營銷差異化,相互碾壓。
以奇瑞、捷途、星途為例,這三個品牌,屬于技術同源。自主品牌中,WEY與長城,領克與吉利、沃爾沃也是技術同源。但是在營銷管理上,捷途X90、瑞虎8、星途TXL共同擠在12-15萬元的市場空間,三者相互掣肘,完全是此消彼長,內部消耗。
捷途作為奇瑞控股布局低端市場的一顆重要棋子,在取得不錯的銷量的同時,就會打壓奇瑞的銷量,而奇瑞一旦取得銷量的上漲,星途的銷量只會更加低迷。
小結:星途、奇瑞、捷途,三大品牌之間毫無差異化可言,一直在內耗。高端品牌形象難以樹立,低端品牌市場銷量持續(xù)低迷,最終造成今天高不就低不成的尷尬局面。
再者,產能過剩,導致成本加大,利潤虧空。
前文已經提到,2011年奇瑞以64萬的銷量穩(wěn)居榜首,目前蕪湖、開封、大連、鄂爾多斯等多個生產基地,年產能在150萬輛左右。以此推算,產能利用率不足50%,可想而知,造成了極大的成本支出。
早在2004年,奇瑞已經有了上市的計劃,奈何盈利能力低下,一直被耽擱至今。而且去年進行的“混改”也未能取得有效的作用,相比長城、吉利、長安,奇瑞的負利潤,成為了其上市路上的一大絆腳石。
由于長期的戰(zhàn)略搖擺、片面強調規(guī)模、管理不善等諸多原因,造成銷量和口碑雙雙下滑,被榮威、名爵、比亞迪超越,奇瑞大有跌出跌出一線自主品牌的隱患。
恩訊輿情處理:擺在奇瑞面前的問題很多,也很嚴峻?;旄?、上市、提振銷量、品牌營銷,這些棘手的問題都急需做出應對,讓市場和消費者對奇瑞、星途、捷途有一個明晰的認識。